輕文藝,童趣,藝術解析的設計風格,BIR自然棉麻品牌童裝」林泰生認為,良多工作沒有測驗考試不會知道本身要什麼,人必需從失敗中進修。

別的,林泰生也呼籲大家要厚實自己的糊口、擁抱挫折,他說:「其實我也有良多失敗經驗,曾投資過玩具店、女裝,也做汽車調養,可是下場都欠好。

白手起家的他,1971年在台北市南京東路開設了麗嬰房第一家門市,設立不到2年,為了降低售價,林泰生決意朝連鎖經營的方向來成長,短短不到5年,麗嬰房在台北增加了3、4家的門市,以後更取得國外品牌在台灣的產銷權,還到海外設立據點,就如許一步一腳印發展成目前的範圍。

5月11日,我們來到麗嬰房內湖總部大樓,坐上電梯直達頂樓,只見走廊兩側掛滿大象的圖,還有大約數十頭大象裝潢品,一旁牆面則放上員工列入公司活動的照片,留著大鬍子的創辦人兼總裁林泰生從後面走來,還沒看到人影,遠處就可以聽到他的招呼聲。

回首麗嬰房的創建發源,早年林泰生其其實知名電子大廠德州儀器任職,但2年後,卻萌發自行創業的設法,在母親林黃彩霞建議下,到日本大阪去參觀那時享有盛名的嬰幼童品牌通路明治屋,現實走訪、認識後讓他發現,國內在這個範疇確實有很大的成長空間;另一方面,身為小兒科醫生的母親很喜好小孩,但身為醫生再怎麼喜歡孩子,也不能期望有病童老是來看病,因此林泰生便決意經營小孩的事業,一頭栽進童裝界。

林泰生早年在母親林黃彩霞建議下投入童裝業。
林泰生早年在母親林黃彩霞建議下投入童裝業。

成立於1971年的麗嬰房,由林泰生一手開辦,走過46個年頭,公司已成為國內童裝第一品牌,2014年他宣布交棒,由前總司理王國城擔負董事長,後來王國城因小我生活生計計劃辭離職務,林泰生兒子林柏蒼看麗嬰房接連3年吃虧,本年3月底決然接下董事長一職。

但林泰生不敢居功,笑說:「多虧我有好的團隊!」他暗示,經商最主要的不是買與賣,而是永續經營的觀念,要達到這個目標,有好的人材尤其要害,就像一個球隊裡,一定要有接續工作的人,不但上場比賽的人要培訓,坐在板凳上的球員也要有實力。

」林泰生一邊申明辦公室的擺設,一邊介紹本身的兒女讓我們認識。

「這些大象是我們的企業標誌,象徵幸福美滿」「牆上的照片是要提醒我,沒有員工就不會有這間公司。

林泰生的兒女林柏蒼(右)、林柏薇(左)承接父業,現已回到麗嬰房打拚。
林泰生的兒女林柏蒼(右)、林柏薇(左)承接父業,現已回到麗嬰房打拚。